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

香港成日有人話要「修補社會裂痕」,有發特首夢者,以為跪倒舔反對派之腳,就可縫補裂痕,則未免太天真矣。
社會之裂痕,就如瓷器之破損,即使最強之膠水,亦難將裂痕消滅,揚言「自己可修補」者,不是傻就是天真,這等九流人物,吹水騙騙選民還可以,要其實行,難於登天。
因為撕裂不是一隻手可以做到,事事舐反對派之腳,建制必然不允,討好建制派,反對旅自然不悅,中國人的太極圖,一早就知世界永遠是一黑一白互相糾纏,永遠不會「歸一」。
政治鬥爭,不是你死就是我亡,怎可能和解?君不見建制派抬出林鄭月娥,反對派之港獨幫馬上「踩場」挑釁矣,有支持林鄭者即咒罵,要「修補」誠天方夜譚耳。
有人話香港若接受人大8.31方案,市民能夠一人一票, 曾「薯片」會贏,因為若「民意大部份支持其人」的話,一人一票將「篤定當選」,但反對派不接受,又想造王,相信很難有勝算,即使某地產商力撐薯片,但數票亦未必夠601
「薯片」硬要去馬,但交報名表時幾乎「仆街」,情況有如英「鐵娘子」在人民大會堂「仆街」一樣,風水玄學有時不由你不信,「仆街」自然敗局呈矣。

「仆街」與「裂痕」

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

拆法治臺的不是小市民
凡是人都會帶有偏見,或多或少,不可能絕對公平。而所謂「法官」除非是神,才能絕對持平。
香港的法官是否持平,從近日其判決遭到非議就可見一斑,而衝擊香港法治基石的,不是市民的指罵,而是所謂「法官」的裁決,因為他們未能「彰顯公義於人前」。
法律之前並不是人人平等,往往在裁決中反映出來,而這些裁決往往能夠動搖政府的管治,例子很多,最近的是對「佔中、旺角暴動」的裁決。
凡對警察挑釁的,甚至潑尿,將便衣警員打暈,市民未見過判入獄半年的,某些所謂「法官」還替這些暴徒「講好說話」,甚麼「一時衝動、事後後悔」等「阿媽是女人」的開解一大堆,法院似乎變成「教堂」般「悲天憫人」。
但對執法者,因被潑尿而衝動打犯事者,裁決則認為「罪行嚴重」,需要重判!而所謂裁決是極為危險的,因為等同「助長犯事者的氣燄」,而對執法者日後是「只有捱打的份兒」對未來政府管治的威權進一步的削弱。
老香港都會記得「67暴動」時,洋法官對「暴徒的重罰」,派傳單亦要坐一年監,扔磚頭的起碼入獄二、三年,那年代不理會是否中學生,不會講及「動機」,沒有一絲憐憫,一味講「繼承英國人的法治」何昔日之嚴而今日之寬?
更甚者,今天若有人對所謂「法官」的裁決提出異議時,就有人跳出來,甚麼「藐視」等一堆大帽子罩下來,威小市民噤聲。
拆法治臺的不是小市民,而是這些「官」,尺度不一,態度有別,還拋出「不能對我批評,好官我自為之」,這是否另類人治?

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

政客有冇料到,見微就知著。
近日開業的「美食車」,就可知某政客的能力,當然「新屎坑」有三日香,遲下就知係「渣」。
在外國,旅遊景點附近不容易找到食肆,「美食車」可以補不足。在香港,景點與食肆不過是一步之遙,拾人牙慧當「真知卓見」,就可知能力有限。
黃大仙祠外,行兩步入龍翔中心就有大把食肆,何必花數十元買幾隻餃?灣仔金紫荊廣埸亦如是,搞「美食車」不過是細眉細眼,不少政客一味鼓吹「小販救港」一樣,都沒有氣魄,給他有機會掌權,看其表現能做出甚麼大政來?
「美食車」製造不了大量就業,但就製造了大量垃圾、廢氣,因用發泡膠盒 、停到哪裏哪裏的清潔工有難,又要外置柴油發電機,環保人士可量度一下廢氣的排放,對附近民居的影響,除了迪士尼樂園外適合有「美食車」外,其餘的地方都是「法蘭西大餐」,但偏偏有人認為這是「傑作」,這樣的材料還要「幫香港做事」請問能做甚麼?
也許在某些人眼中,捧出這麼一個窩囊友來,有「鄉愿」式的掌權者上台,野心家才可以在幕後上、下其手。董伯當年做「老好人」埋下今天之亂,現時又有一個被「力捧」,這不是「休養生息」,因搞政治就是鬥爭,永遠是你退我進,怎會有「和解」這麼天真?
「鄉愿」式的掌權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