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

香港新一屆政府即將上場,暫時是「風雨前的沉寂」,搞政治,不是智商高就可以解決,有人吹噓智商160,以此大肆自我抬舉,但試想想,愛恩斯坦、霍金的智商比160更高,但他們都有自知之明,不會搞政治。
搞政治的歷史例子,是中國第一位平民皇帝劉邦,他是半個無賴出身,亦可以說「不是知識份子」,但他就是有辦法令有才學的武將、文臣聽他的,這就是政治人材。
今天是知識世紀,搞政治,各國都有培訓政治人材的學府,出名有法國「巴黎政治學院」、英國有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」、美國耶魯、哈佛都有政、經。但香港呢?過往那家「天子門生」大學只是培訓僕人,在回歸前充當馬前卒,但回歸後這種「特權」消失了,於是轉為反政府。
當然,現代社會和過往不同,以美國來說,要「社會公平」,民主黨的醫保,是要中產和富有者多出一些錢,替窮的分擔保費,但共和黨認為不公,特朗普就是因此成為總統。
在香港,納稅比美國更不公,主要納稅者是中產,他們納的薪俸稅佔了稅收12%,但只是納稅並無福利,有人一年得10個多月算有收入,其餘1個多月的交稅去了。中產沒有公屋等福利,最能「享受」的是意外傷病時才得到醫療。比起美國,香港的中產是「看得開」,至於此間的超富,有人每年只交數百元薪俸稅,但掠奪了大量財富,亦造成近年仇富的根源。
要解決社會矛盾,是怎樣將財富公平分配,但反對派歸咎政治上的「不公平」,這不過是掩眼轉移法。

香港沒有政治人才,但搞政治是高薪收入,拿「垃圾會」的議員來說,每人月薪近10萬,還有各類津貼,一年只需工作10個多月,在4年任期,平均收入每年412萬多,4年共收1690萬,但回歸20年,特別是反對派為社會做了哪些好事,而官員收入更高,局長是一個月32萬,但有多少「做好呢份工」?

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

<小報興亡錄>二.
研究香港草根小市民的喜好,在今天的形容詞叫「貼地氣」,舊日的小報是最能反映。
73年時《今夜報》銷量達到每日5萬份,那時每份零售2毫,扣除發行價後,日收數千元,開印刷機就像印鈔票一樣
《今夜報》的王牌「專欄作家」老差、王保定(其實同是一人),每日收到讀者來信不少。
那年代的大報,是不屑有色情小說、召妓指南的,另類小報正迎合中、下層讀者需要,所以能生存這麼久。
出紙一張的小報,並不是全部涉色情,當時左派的《香港夜報》、新午報《田豐日報》是正派的,在67暴動被封報後,不少轉為馬經主打。亦有右派的《萬人日報》以政治掛帥,不停打筆戰,最著名是與《華人夜報》開火
亦有小報是主攻當時最興盛的地下賭博「字花」貼士,吸引小市民購看,亦有以跑狗貼士招徠的,那年代的小報可以視為「百花齊放、百家爭鳴」。
《今夜報》出版至97前才結束,最後一段時間,它的「報社」在北角道,但銷量已江河日下,因95年面世的《蘋果》風月版比《今夜報》更「多彩多姿」,它只是小本經營(在80年代依附在韋建邦的《今天日報》出版,只佔幾張寫字檯,《今天日報》結束後,能多撐幾年,靠的是「肥公」主打的「換妻」等活動,其次是馬經,在小報來說算長壽的了。



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

特朗普訪沙特目的

美國的特朗普出訪,為何要到沙特阿拉伯?現時目的昭然若揭,就是將戰場搬到伊朗,讓回教徒自己打自己。
中東的政治生態脆弱,回教什葉派與遜尼派水火不容,過往靠政治強人鎮住,薩達姆在伊拉克、卡達菲在利比亞、老阿薩德在敘利亞,可以令國家統一起來,但西方用武力將政治強人一一搞掉,所謂「阿拉伯之春」就是死亡之吻。
現時仍未搞掉,但最有實力的,剩下伊朗,美國煽動有錢的沙特出錢,用伊斯蘭國搞伊朗,只要伊朗亂,影響的是整個世界局勢,包括中國的一帶一路。
美國佬的手法,現時不會赤膊上陣,而是在背後煽動、攪風攪雨,表面上是「封閉自己」但目的是「只要外面世界大亂,錢自然流向美國」,目下歐洲因英國脫歐瀕瓦解,又被恐襲風聲鶴唳、始作俑者是誰?
美國自1945年後,斷續打了很多場仗,搞到滿身外債,靠借來撐經濟,他們終於學精了,就是煽動「鬼打鬼」自己在後面大做武器生意,好過赤膊上陣;只要工廠有工開,懶得理室溫效應。

而伊朗一亂,俄國後欄,中國西向都會受影響,卡塔爾在中東位置重要,又同伊朗有偈傾,先搞掉這個財多、人少的小國,就是第一步棋,接下來才是「戲肉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