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

彭定康來港所為何事?
推銷新書係「門面」,最主要是威嚇在港英政府時「潛伏」,仍然在特區做官的「識做」,甚麼官呀?自然是與法有關的。
明眼人可見,現時低級掌「法」的,大部份被反對派滲透,佔中、衝擊官署的,一律判社會服務令,表面做官的是大罵犯事者,但你見過這些低級官罵完後,敢判犯罪者坐監的沒有?
但上到高級的,就公正好多,這無他,執正來做,才是法家真正精神。
老香港都記得,港英年代,在學校派反英傳單,最低代價是坐牢一年,有案例可查。英國佬從來沒有「大和解」,你敢作反,一定置你於死地,記得盧麒嗎?
當年親中的「做反」,全部嚴刑峻法對付,今天親英的要「奪權」,有誰坐監過一年?
昔日敢沖擊官衙,多多都唔夠死,老實講,港英年代會有坐幾個月監的嗎?
但律政司不是「港英舊臣」,卻是飲「港英奶」大的,他要上訴,於是幾個「小將」紛紛改判入獄,這影響不可謂不大,因接下來還有大批頭目要上庭。對大批「遺老」是好大的剌激,這些人不是譚嗣同,怎可能坐監?
於是呢位「肥彭」就來指點,初級判了刑的,不能上訴,否則就是政治檢控。
大家拭目細看﹕包圍校委主席,大呼「隊林佢」的,這樣嚴重的刑事行為,竟然又是社會服務,而這個「肥公」說三道四後,律政司有膽再上訴否?
彭定康年紀不少,坐長途機來回,即使是頭等亦好辛苦,但咁都要來,自然是代表背後的勢力。
在香港讀法律的,只能在英聯邦有出路唔聽肥彭支笛..........可以估到未來喇
於是,一如所料大叫「隊林佢」的,包圍衝門可台灣「深造」,律政司今次「聽話」不敢上訴,肥彭干預司法成功了!
後記:
彭定康來港打轉後,大家可見掌法的公開露口風,說衝擊政總的,甚麼、甚麼原因未睇、言下之意,傻仔都知乜事,一時三刻上訴的大增。
而搞選舉的,揀正人大、政協開會期間補選,又會咁嘅?

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

林佢、殺無赦

香港社會的戾氣,是否到臨界點,非要來一場腥風血雨?
不同陣營,有叫「隊林佢」、有喊「殺無赦」,講出來的,一個是大學生、一個是律師,如果是市井之徒這麼講,還可以是情感壓過理智,但這種要血拼的由「知識分子」口中宣之而出,可見理智已愈來愈少,問題是在何時由哪一方觸發。
早在1956年香港就有過左、右派血拼,這場暴動延續了5天,當時右派勢力大,由李鄭屋村撕青天白日旗開始,蔓延至當時的郊區荃灣紗廠,在右派黑社會份子煽動下,右派大肆殺左派紗廠工人,最終港英官方數字是59443人傷,但未經送醫院的死者、被燒屍的數字應該有一定數目。
港英出動英軍鎮壓,事後拘捕6000人,有1000多人定罪,港英將攪事者遞解出境有數以百計。
仇恨,在當時低下層很容易煽起,因那時大陸剛解放,「仇共」逃來港的「基層」,不少趁亂發洩。血的教訓十分深刻。
60年後,又有由台灣政黨煽惑的「港獨」,在「民主及言論自由」做幌子下,滋生事端,惹來親中者不滿,出現「殺」的呼聲。

有理由相信,臨界點爆發,首先推毀的是「一國兩制」,代價很大!
老實講,回歸20年、港人生活種種與97前無分別,甚至可以說比港英年代更自由,這是不爭事實,起碼到今天,沒有「封報」沒有「政治犯」,(某些「自封」的只是自我吹噓)我們社會雖貧富懸殊,但卻是資本主義生活方式,要不要捍衛這種生活,就要看每個人的理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