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精日」是如何煉成的?
中、港在二戰時,都曾受過皇軍蹂躪,在生命及經濟上損失慘重,但今天,都有不少「精日」分子(大陸網民對極端親日的民眾簡稱,精日,精神是親日也),對他們好感,甚至日本人說「沒有南京大屠殺」亦認同,「精日」是如何煉成的?
根據香港的往例,第一是和電視有關。在電視機普及,免費電視台誕生後,日本電視片集即頻密出現,他們表面是「平價」搶市場,背後卻是有針對性的,第一,是小學生放學後在家的時間,即是下午3、4時,這時幾乎是日本卡通天下<叮噹>、<IQ博士>、<櫻桃小丸子>、<一休和尚>……等等,表面沒有甚麼,但傳遞的,卻是日本文化的可愛,每星期5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