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

<六>油旺初華錄
舊日的戲院座位動輒近千座位,最大是新蒲崗的麗宮,有3000座位,它在60年尾興建,66年開幕,90年代拆卸,得20多年樓齡,算是「短命」亦是給電視擊倒的大戲院。
早年經濟發展,電影院是其中一個指標,因為戲院多,消費力自然不弱,亦製造就業。那年代西片幾乎清一色是「伊士曼七彩」,粵語片多是黑白,因成本貴,到後來出現「局部七彩」,即是最後57分鐘是彩色的,以吸引觀眾,但得幾分鐘就叫「局部」,這兩字可圈可點矣。
當時油、旺的戲院,少說有10多家,每晚有萬多觀眾,以那時全港150萬人口來算,比例不少了。昔時開店最多是米舖,還有是當舖;60年代有多家新戲院開張,到70年代變成銀行多過米舖。

講到住,寸金尺土是數十年不變,一層800呎的唐樓,可以住56伙人,木板間格,被父、母打罵,全層皆知,翌日「某某晚被阿爸打……」即全個小友社交圈廣傳,今天動輒「私隱」,而過往無私隱可言。而唐樓有別洋樓,當時洋樓有升降機,唐樓最高得34層,多是地下加兩層,沒有電梯,初期的很多無水廁,晚晚12點要「夜香婦」倒「塔」。所謂「倒塔咁早」就是由此來,因00.00凌晨就到,你說早不早?而那個「塔」就是屎塔、木造的,裏面的「米田共」早年是運到新界做肥田料,但淋落菜田,賣出時菜洗唔乾淨,食回肚內,就爆發霍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