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年代,主流傳媒只有報紙、電台,電視的麗的映聲不普及,有錢人才看得起,這些傳媒,直接、間接由港英政府掌握,「反政府」想死易過!
當時電台等如今天的電視,人人爭住聽,例如商台的《雷克探案》,一到晚上,大家都扭開收音機聽馮展萍、尹芳玲、陳曙光追聽空中劇。香港電台「二奶台」耳!
因為由港英掌握,所以電台都是親政府的,67年左派暴動,電台一面倒撐政府,沒有持平,一開始冇咁激,但因為電台把搞事者形容為「暴徒」,於是愈搞愈大。商台播音員林彬被燒死,係廣播時太「挑釁」,叫人「冇荔枝食,可以食金山橙」等等,他只是照稿讀 ,但撰稿的無事,他就成了替死鬼。
而當時的港台,一隻鵪鶉耳,不像今天,成為反對派喉舌!現時聽到有些人聲嘶力竭,又咁又咁,覺得特別好笑,當年有舊骨頭就俯首貼耳的東西,今天則張牙舞爪,這不是其傳統,所以響老香港面前,忽然「反政府」就特別好笑。
因為講到「新聞自由」,就像做完老舉又要貞節牌坊,舊日起條標題「打炮十八響送御妹過海」的編輯即時冇得撈呀!
昔日唔敢講,今天屁亂放,這不是敢言,因為歷史就是一面照妖鏡。
昔日唔敢講今天屁亂放
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
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
佛家認為:天下間有一樣東西,叫做因果,它是永遠不會落空的。有因果,通常就有報應,你罵人是作業,作了,自然產生因果,有因果就出現報應。
在政治上,有句「禍不及妻兒」,特別是政治人物的家事,與其政績無關,但此間有人,平日動輒抬「世界觀」來說三道四,看不起中國的傳統的習慣行為。但有一天,他們所不喜的政治人物家裏出了問題,本來是「吹縐一池春水、干卿底事」,但有人忽然抬出中國傳統來,大罵連家也齊不好,如何治國云云。
舊日的修身、齊家、治國,按中國的文化倫理,是「棒頭出孝子」,「不打不成器」,但今天受了西方影響、是子女打不得,打就是虐兒,在此間是要吃官司的,因為不能「棒頭出孝子」故對子、女的教養,是比舊日辛苦,若兒女叛逆,父母很多時無計可施,因為用口去言教,不易成功。
但為了針對政治人物,不惜曲意去醜化人家的家事,這自然是作業,作了業自然招致因果報應。你相信罵人者,本身子女兒孫不會有問題?報應會不會在三代內出現?
天下父母誰不愛惜自己子女,問題是子女未必認同父母,舊日傳統禮教,是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,即是做人君有人君行為,做父親有父親的榜樣,而做子女的要遵守子女的規範。但受到西方風氣影響,一早被某些人認為迂腐,但為了攻擊不喜歡的人,滿口西化的竟拿「迂腐」來大做文章,為了幾個錢如牆頭草,自作業,可哀!
因果不空
在政治上,有句「禍不及妻兒」,特別是政治人物的家事,與其政績無關,但此間有人,平日動輒抬「世界觀」來說三道四,看不起中國的傳統的習慣行為。但有一天,他們所不喜的政治人物家裏出了問題,本來是「吹縐一池春水、干卿底事」,但有人忽然抬出中國傳統來,大罵連家也齊不好,如何治國云云。
舊日的修身、齊家、治國,按中國的文化倫理,是「棒頭出孝子」,「不打不成器」,但今天受了西方影響、是子女打不得,打就是虐兒,在此間是要吃官司的,因為不能「棒頭出孝子」故對子、女的教養,是比舊日辛苦,若兒女叛逆,父母很多時無計可施,因為用口去言教,不易成功。
但為了針對政治人物,不惜曲意去醜化人家的家事,這自然是作業,作了業自然招致因果報應。你相信罵人者,本身子女兒孫不會有問題?報應會不會在三代內出現?
天下父母誰不愛惜自己子女,問題是子女未必認同父母,舊日傳統禮教,是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,即是做人君有人君行為,做父親有父親的榜樣,而做子女的要遵守子女的規範。但受到西方風氣影響,一早被某些人認為迂腐,但為了攻擊不喜歡的人,滿口西化的竟拿「迂腐」來大做文章,為了幾個錢如牆頭草,自作業,可哀!
因果不空
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
言論自由被濫用,造成今天的世界的混亂,言論自由重要,但起碼要尊重被「挖苦」的對象,不能一句「自由」就可橫行,但偏偏有人「我講的有自由、你講的就是恐怖言論」!
《學苑》發表港獨言論,遭到批抨就是「妨礙學術自由」;左報文章抨擊那個姓陳的不配升港大副校長,這也是言論自由呀,但此間的反對就交相指摘,甚麼干預、破壞呀一大堆,這證明了甚麼?
這批人在言論方面,自己要有絕對自由,但人家批評他就是冒犯,這種心態,往往見諸反對派的報紙,他們言論要不受干預,但就想封別人的口,這不知是哪類自由了!
此間有些人「民主」不離口,但詮釋必須經由他們的口。而言論自由亦如是,他們長篇大論又豬、又狼來挖苦政要,未上台就叫人下台是「自由」;但左報一批評那個姓陳的就是干預學術,可見其「尺度」的離譜。
香港的「自由」就是「有佢講、冇你講」。其實標榜的「民主國家」亦好不到哪裏去,試看加入伊斯蘭國的西方國民不知凡幾,照西方傳媒的口徑一致,把對方描述成「恐怖分子」,理應「生人勿近」,而按照此間小小事就「大喊十」叫洗腦的反對派來看,這種一面倒的負面宣傳,應該「深入人心」才是。但很奇怪,西方不少人卻千方百計要去敘利亞,欲阻無從。西方的傳媒與政府立場一致,與此間大講「港獨」的言論比較,就可知香港的「言論自由」被濫用!
近期,此間反政府的報紙指鹿為馬更是濫用新聞自由「經典」。早前暴力反水貨,一個拖篋的六、七十歲阿伯被推、踢,竟然有人話暴徒行為情有可原。這阿伯是港人,拖著的是音響,被誤作內地人,遭十幾歲後生施暴力,有點良知都應譴責,但有人反中反到上腦,咁樣做傳媒,就是自由?
《學苑》發表港獨言論,遭到批抨就是「妨礙學術自由」;左報文章抨擊那個姓陳的不配升港大副校長,這也是言論自由呀,但此間的反對就交相指摘,甚麼干預、破壞呀一大堆,這證明了甚麼?
這批人在言論方面,自己要有絕對自由,但人家批評他就是冒犯,這種心態,往往見諸反對派的報紙,他們言論要不受干預,但就想封別人的口,這不知是哪類自由了!
此間有些人「民主」不離口,但詮釋必須經由他們的口。而言論自由亦如是,他們長篇大論又豬、又狼來挖苦政要,未上台就叫人下台是「自由」;但左報一批評那個姓陳的就是干預學術,可見其「尺度」的離譜。
香港的「自由」就是「有佢講、冇你講」。其實標榜的「民主國家」亦好不到哪裏去,試看加入伊斯蘭國的西方國民不知凡幾,照西方傳媒的口徑一致,把對方描述成「恐怖分子」,理應「生人勿近」,而按照此間小小事就「大喊十」叫洗腦的反對派來看,這種一面倒的負面宣傳,應該「深入人心」才是。但很奇怪,西方不少人卻千方百計要去敘利亞,欲阻無從。西方的傳媒與政府立場一致,與此間大講「港獨」的言論比較,就可知香港的「言論自由」被濫用!
近期,此間反政府的報紙指鹿為馬更是濫用新聞自由「經典」。早前暴力反水貨,一個拖篋的六、七十歲阿伯被推、踢,竟然有人話暴徒行為情有可原。這阿伯是港人,拖著的是音響,被誤作內地人,遭十幾歲後生施暴力,有點良知都應譴責,但有人反中反到上腦,咁樣做傳媒,就是自由?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