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

  60年代,主流傳媒只有報紙、電台,電視的麗的映聲不普及,有錢人才看得起,這些傳媒,直接、間接由港英政府掌握,「反政府」想死易過!
  當時電台等如今天的電視,人人爭住聽,例如商台的《雷克探案》,一到晚上,大家都扭開收音機聽馮展萍、尹芳玲、陳曙光追聽空中劇。香港電台「二奶台」耳!
 因為由港英掌握,所以電台都是親政府的,67年左派暴動,電台一面倒撐政府,沒有持平,一開始冇咁激,但因為電台把搞事者形容為「暴徒」,於是愈搞愈大。商台播音員林彬被燒死,係廣播時太「挑釁」,叫人「冇荔枝食,可以食金山橙」等等,他只是照稿讀 ,但撰稿的無事,他就成了替死鬼。
  而當時的港台,一隻鵪鶉耳,不像今天,成為反對派喉舌!現時聽到有些人聲嘶力竭,又咁又咁,覺得特別好笑,當年有舊骨頭就俯首貼耳的東西,今天則張牙舞爪,這不是其傳統,所以響老香港面前,忽然「反政府」就特別好笑。
 因為講到「新聞自由」,就像做完老舉又要貞節牌坊,舊日起條標題「打炮十八響送御妹過海」的編輯即時冇得撈呀!
 昔日唔敢講,今天屁亂放,這不是敢言,因為歷史就是一面照妖鏡。

昔日唔敢講今天屁亂放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