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

國民黨消亡錄<一>


國民黨今天風雨飄搖,最大罪人是馬英九。
從歷代政治得失可見,能成一代雄主的,絕對是善用權謀,當機立斷、大刀闊斧,而非「船頭慌鬼、船尾慌賊」求「好名聲不沾鍋」婦人之仁,表面是儒,實際是懦。
民進黨有機會翻天,馬英九進退失據有很大關係。
當日國民黨控制立法院,又主掌行政權,但8年下來竟節節敗退,而民進黨翻盤的策略:
*先派人滲入國民黨,甚至內鬼在馬身旁,製造內部矛盾,挑撥自己打自己,馬英九這黨主席策手無策,既不敢清黨,又不能平息派系內訌。
*台獨分子針對國民黨的施政,用抹黑、小事化大,一有小問題就無限上綱、利用省籍情意結挑起矛盾,一被國民黨反擊就拋出「侵害自由」、民進黨可以用「言論自由」向學生「灌輸台獨」,但國民黨要修改教科書就被大喊「洗腦」,迫其煞車。若馬英九夠硬淨,可以一往直前,但馬卻是懦怯,一見反對聲大就縮。(最簡單例子:台灣可禁大陸學者赴台,但香港禁台獨「學者」來港,此閒的黑傳媒就鋪天蓋地叫罵,這種手法在鬥爭中常用。)而「他做就可以,別人做就不得」,萬試萬靈。
*為了反對掌權的國民政府,台獨組組大批「異見團體」,這些團體成員,可以互用,「反核」、「反服貿」、「反修改教科書」可以是同一批人,只要搞手不同,則凡有反政府示威都可以做出一定聲勢,而台灣招攬群眾,用的是層壓式(或叫綁樁、樁腳)而馬英九政府一碰上就策手無策,不敢組織同樣的來對抗。
*民進黨在野時,常用的鬥爭方法是暴力,不止本身在立法院打得狠,還煽動學生參予,馬英九既不敢治、亦不敢罰,而民進黨一上場就將法官換上自己人,只針對國民黨,放過同路人。香港反對派亦是用同一樣手法,因香港反對派亦是控制了下級法院。

國民黨消亡錄<二>
國民黨失去大陸,是在宣傳不及人,要鼓動群眾、左右輿論,媒體就很重要。
(港英政府就很明白此道理,香港在1967年左派暴動時,英國佬第一時間要媒體歸邊,一律支持政府打擊「暴徒」,有報紙散佈不利港府消息的不論真假,最好例子是「青山灣出現中共炮艇」馬上拉人封報,務求輿論都是撐港英的。)
現時在台灣,馬英九執政8年,被台民眾指他「自戀、自私」,很多事不敢承擔,沒有好好利用輿論,所有政績都給對手抹黑,其手法是:只報憂的,不報喜的,即使政府有大好事,他們就從好事中雞蛋裏挑出骨頭來,將骨頭無限放大、渲染,把好事變成壞事。而壞的消息更放大至無限上綱,極盡挖苦,更煽動民眾生事,國民黨在這方面,遠遠不反民進黨。
在今天網絡世界,只有掌握傳媒,才可左右民意,而國民黨在這方面乏善可陳。
馬英九沒有在這方面下功夫,「總之不沾鍋」,於是被民進黨百計的大小媒體,由電視、電台、報紙、網站打得馬無完膚。國民黨沒有扶殖、加強反制對手的媒體,培養反制對手的名嘴,於是馬在民調中節節敗退。
在搞政治上,斯文的永遠落敗,鬥爭永遠是不擇手段才能取勝。
(在香港亦一樣,反中反建制的宣傳永遠佔上風,他們早在87年後培植人才,表面中立的、骨子是反政府;有大批反中「名嘴」、「學者」,公然在電視「以獨供毒」,進行另類洗腦。因為天天不停話政府點衰點衰,沒有「民主」就是「不成」,於是應了希特勒的宣傳部長戈培爾的名言「謊話說上100次,就變成真理」;在台灣亦如是。
要反制,當然是用「以其人之道、還治其人之身,你狠、我比你更狠。像美國的特朗普就善於反擊,除親自在網上回應外,炮製、扶殖更多網上親自己的媒體,打擊對手的政治人物。但國民黨沒有這樣做,馬英九反被對手抹黑成一無是處,光環盡失,他的懦怯,損害的自然是的屬的黨。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