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19日 星期五

社會有人大惑不解,為甚麼香港的50後到70後,與8090後為甚麼有這麼大的差別?
用四個字可以解釋「環境不同」!
戰後到60年代末期,香港人窮,窮爸爸、窮媽媽,根本沒有能力對子女好一點,好似某高官,老爸是賣雪糕,兄弟多,一套新衫,阿哥穿完不合身,再給弟弟著不知幾普遍,左鄰右里,一層樓住七、八伙都是窮人,大家都冇錢,同病相憐,就產生「獅子山下精神」即是影帝吳楚帆那句「人人為我、我為人人」。
那年代年青人,沒有父母可靠,要往上爬,就得自我發憤,日間做工廠,晚上返夜學,博考到會考,入到大學,生活可以改善。而讀不上大學的,一個人打兩、三份工,博命搵錢,改善家人生活。
80後年代已不同,5060後拚命改善了生活,對子、女自然如珠如寶,除了要乜有乜外,讀者怕不成,請補習先生,「唔得閒」照顧,請菲傭,在無微不至下,12歲不懂綁鞋帶的90後大有人在。
因為自幼就物質不缺,要8090後做兩份工,根本不可能,工時稍長,假期少不做,辛苦一點不做,但自己不願博,卻眼紅別人有錢。一味說貧富懸殊,但前人有句「唔辛苦點有世間財?」
因為教育普及,讀大學的人多了,但大學畢業並不像過往,可以平步青雲,於是由父母照顧,改為要政府照顧,要重拾「獅子山下」精神,因時移世易,已不可能了!

獅子山下再難精神

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

以前有些記者寫稿,不時喜用「消息人士透露」來「增強」故事的可信;「消息人士」有真有假,部份是不欲開名的官員、專家要爆料,部份則是記者所杜撰,用來加強「道聽塗說」消息的可信性。
起初用「消息人士」是有苦衷,因舊日報紙編、採分家,部份老編把關嚴,每每要追查消息來源。記者真的掘到好料,礙於發放者有顧忌,不願透露姓名,但又要「出街」,於是才用這一招。早年「消息人士」還是金漆招牌,因所言有物,但後來就「魚目混珠」,阿豬阿狗都可以做矣。
到今天,網上消息盛行、意見亦多多,有些所謂「新聞」,「炮製」時,手法亦與日俱新,包裝更勝「消息人士」青出於藍!
怎樣包裝?就是用上新詞「網民認為」,咁就「無往而不利」。舉例來說:此間社會有個「阿蘭」、有個「阿福」,他們係乜水,相信冇幾多港人會識,但在某些「傳媒」上,就不斷吹捧成「聞人」,他們一現身,必定如何如何「親切」,一定有「網民大讚」、「網民認為正」之類,總之寫的不臉紅,看的亦肉麻骨痹。
於是乎「網民」就取代「消息人士」成為「權威」矣。網民身份,較消息人士更不易查證,他們可幻化萬千,而且永遠配合某些「傳媒」的立場,要嬉笑就笑,要怒罵則罵,至於話用1億買票,條友仔都唔照下鏡,有咁堅嘅料、點解唔去廉署告發,玩大佢?

老鼠跌落天秤
演員午馬在馬年初病逝,他在壬午年(1942)出生,生肖「午馬」為藝名,在玄學上,他今年是本命年,俗稱犯太歲,無喜有禍;他跨不過出事,是否如此?
在中國傳統中,本命年是不吉利的年份,在算命中,這是一個「關口」,過不了關就出事。古人從累積經驗中,知道有不妥,但又解釋不出科學原因,於是歸咎是本命年,為甚麼相隔十二年,會在健康、運氣、遭遇有這麼大起伏?
在玄學上,認為是地球的磁場,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行星(即是五行)相互牽引所產生的氣場,對人有影響。五行要講「和諧」,在本命年裏氣場必定有一些缺失,正如人出生時最脆弱,抵抗力最差一樣。亦有人指出,人生是陰陽起伏,像多個倒轉的U字連成,出生時是陰,慢慢多陽氣,到6歲時,陽氣最盛,跟著漸漸下降,到12歲時降到谷底,變回陰,之後又復升,到18歲時陽氣又最盛,跟著下降至24歲時又是陰,周而復始,在陰時,氣場較差,體質比較弱,除了健康外,還會遇上不如意事,能撑過則一帆風順。至於天干地支的標示,是用來記述那一種氣場(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在那一年比較強或較弱,而六十年一循環,每個人又回到自己出生時的氣場,這時的「關口」就較重要。 很多人忌過 本命年,就是怕過不了關,特別是該年在大運、流年冇乜吉曜。
本命年是關口

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

北京客客氣氣講明「一國二制有底線」就是反共、亂港的「民主派」政客,不能出任特首,於是見完京官後,不少又反共又想做特首的,灰頭灰臉,2017冇普選後,他們的政治生涯,就只停留在「10皮」一個月的立法會議員,想發特首夢「他生未卜此生休」矣。
有人仲想受「統戰」,乜「又傾又砌」以為好掂,但否決政改,擺明「冇計傾」矣。此間有個反共上腦的寫稿佬,仲猛寫「起義」想搵「港獨份子」攪野,但亦有「民主」政客話明動口不動手,北京似乎「引蛇出洞」你一玩野,就23條立法,逐個捉。而700萬港人中,中產有樓在手,要「起義」,睇下有冇人落疊?
要「反共」,係蚍蜉撼樹,連絕食都捱不了三天的體質,憑乜去「起義」?最後被人「關門打狗」可能香港仲太平。因為過去成功,都係玩濟也?
「民主」政客自回歸後,成日要普選,北京在董伯、煲呔、振英後,費事日嘈夜嘈,答應普選,但自然唔會被「反共」份子掌治權,於是劃出底線,要玩?跟「遊戲規則」,唔跟?一拍兩散,北京國力不斷上升,內地生活水準部份超越香港時,又豈會怕幾隻「寒蟬」。於是「民主」政客發覺18年特首夢幻滅,只好猛話京官撕裂香港,但,一味歸咎北京,倒不如問下自己,一隻手掌係拍唔響嘅!
京官講到明,下一步就係對打住「民主」搞搞震的政客「堅決打擊」,當成部國家機器輾過來,看看如何抵擋?有人自視甚高,以為有美國佬撐,又可用兩制做盾牌,但就像賭沙蟹,咁嘅注碼可以偷雞?看北京信心,只要經濟攀上世界第一,根本毋須再用兩制向台灣招手,有此原故,對香港小蚍蜉鬥爭,好快就來料矣!

咁嘅注碼可以偷雞?
民主與警權
台灣自詡是兩岸三地最「民主」,但有了「民主」,治安反而壞過「不民主」的蔣氏父子;起碼7080年代沒有公然拿刀在地鐵內,走入學校內見人就殺,甚至手無寸鐵的小孩亦遭冷血割喉,而這些兇徒十分年輕,一些精神病也沒有,為何「民主」社會會如斯暴戾?
原因想信是警權被「民主」壓抑,不論港、台,民選的議員,一當選都有一個共同現象,就是壓抑警察權力。而警權被壓抑下去後,沒有威勢了,於是香港的黑社會夠膽「凶」警察「凌晨後呢區我大曬」,而台灣更甚,不開心就去殺人。
而警權未被壓抑前,市民在日常生活中,見到警察會自覺地,連扔個煙蒂亦收斂,而心存犯罪的,更加會害怕走避。但警察的權力被壓抑後,年輕一代沒有可壓抑的威權,加上所謂「公民權」膨脹,不少沒有心理病的年輕人,亦自以為了不起,他們遇到不如意或不快,就不顧後果,用殺人來發洩。而殺了小孩後,還狂言「還要再殺」,這大概是「台灣特色」了。

警權太大自然不好,像美國隨時開槍,的確要壓抑一下。但香港的「民權」竟然公開討論殺警,有人仲狂言可殺五個,如果在美國,相信他有排煩。但在港、台,警察動輒被人「用民權」來控告,年輕人對威權不畏懼時,隨意找人殺當娛樂,這樣的「民主」,倒不如回到蔣經國年代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