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

研究香港史,會發覺有兩處地方,是英國人佔領前,已經十分興旺,一是赤柱,一是屯門;但香港成為殖民地後,卻變得毫不興旺,「地運」似乎一夕消失。
在風水學上,有所謂「地運」,一地運程有20年,目前在行八運,由2004到2023年,在港九,東北面有水,西南面有山的地區都走運云云。風水是玄學,信則有不信則無,但地方的發展,很多時卻以人的生活習慣、交通建設來決定興衰。
以赤柱來說,比地是以山得名,明清兩朝,己派兵駐守,有軍隊治安有保障,自然吸引民眾聚居。英人佔領香港後,統治重心移至西環、中環,赤柱的作用消失,村民棄村他往,興旺自然衰退。
屯門亦如是觀,舊日木船從廣州珠江南下,需要停泊,屯門自然是首選之地,亦是來往廣東、澳門的橋頭堡,若中、港海域不通暢,屯門的興旺必褪色。這就是屯門的紅樓,曾經是孫中山反清革命基地,在1946年,中共亦在這裏建立達德學院的原因。今天內地、香港不斷融合,若在屯門發展商場、建商業區,做內地人生意,特別是水貨客,其實是大有可為。
港英年代,屯門交通不便(屯門公路1978年首期才完成、84年才完成次期工程),發展滯後,所以無「地運」可行,現時政府要發展東北,這自然是機會、在著眼建住宅時,亦應該留大面積的商業區,才可令古代之重鎭可以重生。
古代重鎮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