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

早前幾天還有雷聲響,過往仲秋(秋天中間)後,沒有這麼多雷電,近年氣候反常,未知是否與變暖有關,但到農曆八月尾(9月23日)秋分之日,「雷始收聲」!
大自然行雷閃電有規律,有電才會有雷,閃電是雲層內的微粒,因摩擦而積累電荷,當電荷的量達到一定的水平,就會放電,而閃電產生高能量,令周周圍的空氣急劇膨脹,產生衝擊形成聲波,因光的傳播速度比聲快,所以閃電後就有雷聲。
古人不知雷、電產生原因,所以東、西方均塑造了一個「雷神」。《山海經》中最先出現雷公,因屬陽,故稱公;常與司掌閃電之神的「電母」一起被提起,在中國術數,電屬陰,故稱母,而雷公,只是低層神衹,還有上司,這高一級的稱「雷神」,而頂級的叫「普化天尊」。
中國的滿天神仙,多是由道教而來,天上管打雷的總司令,就是「普化天尊」,他是懲罰罪惡之神,舊日給雷電劈死,是「多行不義」或違背誓言。而「五雷轟頂」死則是最重懲罰,五雷是哪五種?就是五行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等物質。
「雷始收聲」後,就沒有行雷閃電,一直到翌年過了「春分」才會「雷乃發聲」,而春雷先行,要再過四天後才有「始電」,而雷是陽、電是陰亦因此而來。
西方的雷神乃從北歐神話來,叫做托爾(Thor),近年受荷里活西片力捧,這雷神與中國相同之處,就是大家手上鄰拿錘,可見「不謀而合」是有道理。


雷始收聲與神祇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