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

英國人管治香港百年,「殖民地」思想之根深蒂固,要去掉並不容易。
  在過去,治港白人一再強調,他們是統治者有文化、優越的,他們及其豢養者是「社會菁英」,對所謂無知小民,是抱著「可憐、同情」,來施以「幫助」。在他們「精心炮製」的某所「菁英大學」長久以來彌漫著這種心態,以中國人對著中國人,要講英語才能顯示「高貴」,而社會上所謂「高等華人」這些自命「藍血人」的、亦顯露這種心態,流風所及至今,這些人仍用上種種理由,來「保存」這些殖民地情懷,社會上亦有「遺老」,特別是盤根錯節百多年的英資,在鼓吹附和,這種「買辦奴才」心態,在「一國兩制」下,想鏟除是難的
 大陸過往未改革開放時,經濟、社會落後,生活表現差於香港,甚至一度要港人寄食物接濟,隔岸而觀,正適合此間,由港英培育的「藍血人」那種「我比你優秀,所以同情你」心態。但在89年後大陸急速開放發展,生活水準在20多年之間,一下子與香港看齊,更隨著貨幣升值,香港回歸主客易位,令這些藍血人不是味兒。
不過,內地人錢是有了,但生活、舉止陋習未改,所謂「暴窮難抵、暴富難睇」,這自然讓自命優秀的遺老」不快,產生由過往的「同情憐憫」,改為「排斥拒抗」並加以冷嘲熱諷。因為英國人在港經營百年,不少布局是「文化洗腦」方便其「管治」,加上昔日不少「遊戲規則」亦是由其訂立,現時受到內地社會衝擊,特別是所謂「天子門生」心中,那種失落可想而知,於是就要傾全力「保衛」
 在「一國兩制」下,回歸迄今,無可否認大陸對港是寬容的,相比港英在60年代的鎮壓左派,所用的酷烈手法:不是「整死」就是「遞解出境」,要不是用「難以保證安全」迫異見者離港,現時只是勳口不動手,十分文明。(之一)


題:老香港看殖民地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