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七殺破軍》第一回 引子
明萬曆二十年,歲次壬辰,驚蟄過後,進入北京的官道上,發生了命案。
那天是丁巳日,天色微明時,有兩騎快馬經過官道,但過了不久就傳來慘叫聲,因為離田莊遠,沒有人留意。
到天明後,一個叫老丁的樵夫,準備上山砍柴時,遠遠見到兩件白色的東西在路旁。「誰人留下兩條豬在路上?」老丁走近一看,嚇得張口結舌:「救…命 ,殺人…殺人了!」
兩名男人全裸死在道旁,遭人斬去頭顱,身上的衣服全被剝掉。樵夫老丁見到的是兩屍身,他狂奔找地保報案。
「光天白日在官道上殺人掠財?太猖獗了!」這是京畿外,薊縣管治範圍,縣官石成接報後,馬上帶同捕頭辛獨趕到現場驗屍。
石成是個五十出頭的小官,治所發生命案,他一面焦灼,因為近日屢傳有「大人物」會途經薊縣,而官道出了命案,他自然心神不定,因為怕影響仕途。
辛獨字二盛,三十二、三歲,偶然喝酒,木口木面、平日沉默寡言,孤身一人「隱居」在小縣內,曾當過兵,屬戚家軍,不知何故卻沒有老婆;入六扇門後抓了多個山賊,石成知道他能力強,對他十分客氣。
出發前,辛獨吩咐他手下楊洋、招保騎馬先赴現場:「趕到後,首要注意不是屍身,而是圍觀的群眾,出了大案,四鄉村民一定會來看熱鬧,而殺人的兇徒可能亦會混雜在其中,他們想知道殺人後,有沒有破綻留下,官府有甚麼發現,多數會回到現場,冒充看熱鬧的。亦有苦主認識死者的,會前來打探消息,封了現場,留意疑人!」
小縣爆出驚天大案,捕快亦緊張起來。
縣官是坐轎前去,由縣衙到兇案現場,要近半個時辰。
石成與走路陪同的辛獨,在途中研究案情「二盛,殺了人再取首級,為甚麼會這樣狠?」
辛獨蹙了蹙眉「在戰場上,砍下敵人的頭,是拿去領功;在兇殺上.......一是有深仇大恨,要取頭弔祭,二是不欲人知道死者身份,讓官府無從追查。」
石成點頭同意見解,但心裏就暗罵「為甚麼要在我治下的小縣殺人?」
「我們縣城雖有賊,都是些小賊,殺人越貨的大盜,才有這麼兇狠吧?」石成在轎內揚聲「近一、兩年縣裏太平得很,怎麼會有這樣大案,快走!」
轎夫在縣太爺催促下,不用半個時辰就趕到現場。石成與辛獨看到,兩具無頭男相距五十步,伏屍在道旁,因為出了大案,看熱鬧的不少。
辛獨詳細檢查屍身「他們身上都有中箭傷口,兩人俱是各中一箭,地上有新鮮馬蹄痕跡,顯然是騎馬到了這裏,遇到箭手埋伏,給射下馬來,領先的一人中箭在左胸,理伏者可能在路的右方,另一人則左背中箭,可能他見同伴中箭,轉頭想逃,但亦遭射中。」
「跌下馬後,二人仍然生存,但這時有持刀殺手跳出,用快刀斬下頭來,刀很鋒利,所以切口整齊!」辛獨驗得仔細。
「為甚麼用箭傷人後,又拔出箭?」石成問。
「理由有二,不想留下證據。要扒光死者的衣服,有支箭釘著,是剝不了衫!」辛獨十分有經驗「再者留下箭,從箭桿與箭的羽毛,可以追查是誰造的箭。」
石成自言自語「殺了人,為甚麼要剝光他們的衣服,是羞辱他們?」他看到屍首連布靴也被拿走,一人腳上還有襪,另一人則光著腳板。
「這是有預謀殺人,卑職相信兇徒起碼有三人或以上,分別埋伏在官道兩旁。」辛獨指揮手下在路旁仔細地搜。
楊洋、招保則不停打量著圍觀人群,看看神色有沒有特異的。
背後中箭那屍,人胖但肌肉已有些鬆弛,手背的肉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年歲,已起皺鬆弛的,年紀起碼過五十,雖然兩手肉厚,靜脈、血管沒有凸現,但小腹隆起,看得出是養尊處優,平日不必做粗活。左胸中箭的,兩手靜脈凸現出來,手指有繭,看得出是經常握兵器或刀、劍劍柄,肌肉結實、小腹沒有贅肉,憑肌肉推測,大概三十歲左右。
石成沉思「兩死者一個略胖,手幼滑,看來是做商人,因為書生不會這麼福泰,若是務農的皮膚不會這麼白,另一個體型較結實,可能是隨從,看來是一對主僕,身懷銀票,給盜賊看中,跟蹤到這裏截殺!」
他將自己的推想告訴辛獨,他沉吟「有這個可能!」
這時招保走近「捕頭,我察覺人堆中有一年輕書生打扮,藍布衣那人,面上有些哀傷似的。」辛獨心一跳「是驚惶還是悲傷,要分清楚!」招保低聲「是悲傷,眼眶有淚光盯著他,相信有線索!」
辛獨點了點頭「不動聲息,多派數人跟著他,小心,這是大案,我隨後就來。」
他裝作漫不經意,望了藍布衣青年:「很俊俏,個子不到七尺,矮我半個頭,這案與他有何關係?」
這時他的手下的捕快走近「草叢中有證據,捕頭快過來看。」
辛獨隨著他走到路旁樹叢,在草旁一株小植物,有一粒白飯,留在葉上。
「是米飯?我們這裏的人都吃饅頭、麵,這些人吃飯?」辛興露出嘉許神情,這是重要的線索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