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往香港「相學」中有所謂「金吊桶」,替人看相時,真人從不露面,對來看相的顧客,先添一份神祕感;顧客可開聲問疑難,「相士」解答時,是從閣樓,放下一個漆成金色的吊桶,內有即時用筆寫的批命,相看完後,相金放桶內就可離去。
這種看相方法,舊日經常在報紙大賣小廣告,「金吊桶乜乜館」、「真金吊桶某某」招徠。這些「相士」不少是早年的「祈福黨」,騙人呃飯食,他們租一樓宇開檔,不露面是出事後,讓受害人無法指認他,其實他們在相館暗處,是可以看到顧客神情,憑此「料事如神」。
這些「相士」是有一套法則的,可以說是江湖「心理學」;例如「入門意定神閒,,必定不是問事,而是踢館;出言心亂,一定是有意問災;人老白霍、囂張,多數是一事無成; 入門兩目流連,必定多心而不專一;色潤聲高,是近日順景,神情不定,必然身居困厄;而老人講話不時歎氣,心有鬱結;聲大夾惡,提防是撈家之輩;年輕人問父母,多數是雙親中有病;男人問做生意,可猜知他目前必是打工仔......。」這些法則,雖隔數十年,部份今天仍可適用。而睇相的方法,見到小人,一定讚他「夠義氣」;見到「老襯」,多數讚他「有善心」等等。
外國有心理學家,中國人亦有,那就是相士。而觀人於微,積聚下來就是相學。曾國藩最有名的<冰鑑>當中大部份是他觀人的心得,推演變成用人的哲學;但用於邪門,就成為祈福黨工具,讀心理而不研究江湖相學,是很大損失。
題:金吊桶式相學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