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

本地人與內地人的摩擦,愈來愈多事實顯示,與地產商難脫關係。
世界的大都市,商業區與住宅區多數是分開,以人稠的日本東京來說,他們的銀座,就沒有住多少人。這樣,即時遊客再多,對本地人的影響不會像香港的嚴重。而本港的反內地遊客就是商、住絞在一起造成!
香港的地產商為了賺到盡,喜歡在投得地皮後,一分為二,一半做住宅,一半做商場,住宅出售,商場則不賣留來收租,可以一直賺下去,出售住宅已經獲厚利,而商場還可以年年加租,但這就衍生社會問題。
商場必須人流旺,地產商的租金收入才豐厚,於是要不斷招徠,昔日內地遊客少,問題未浮現,但內地開放後,矛盾就產全
本地人假日購物、消遣,自然到住宅另一邊的商場,是很自然的事。而商場要招徠內地客,一有節日亦廣為宣傳,於是兩股人擠在一起,於是商場疏導不了,摩擦不斷增加,特別是鐵路、地鐵沿線的商場最為明顯。
若像外國的大都市,嚴格分開商業、住宅區,摩擦是可以減少,但香港的城市規劃卻不是這樣,凡鐵路上蓋的物業,走的都是商住模式,但另一面又要做旅遊城市,結果造成今天的亂局。做地產的,只顧賺大錢,根本不理會問題,做城市規劃的,亦目光如豆,有政治組織加入煽動就炮製了大混亂。
「地產霸權」滋生了政治問題,相信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。

地產霸權製造的亂局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