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

「藍血遺老」學府演義

近日最好睇的,自然係「遺老」與「新貴」爭「學府」的話事權,「遺老」處下風,於是「高貴」面具撕下,「爛仔」行為盡出。
英國佬年代,呢家「學府」係家丁培養所,學術成就除了醫科外,不見得有成就,倒是做官的終南捷徑,培育出來的家丁,係中國人同中國人都要講「鬼話」方顯得「高貴」。英國佬雖敗走,但苦心經營的「家丁學府」卻成為「遺老」力保的「精神堡壘」。
第一任特首董伯曾想伸手入去,但被「遺老」抓到「干預學術自由」痛腳,連「新貴」安排入「學府」做阿頭的亦被迫下台。一戰成功,令「遺老」大長志氣,誓保「金城湯池」,鼓吹「港獨」,希望有日「變天復辟」。
在董伯衰了之後,有一段長時間果然冇人敢碰「精神堡壘」,而打著「學術自由」呢塊爛招牌經之營之成為「港獨」大本營。因為所謂「教習」十個有八個係「遺老」自己友,好多係終身鐵飯碗無得炒魷,在實行「散毒」同「散獨」時冇有怕。藉「學府」大量培訓新血,同後生仔「洗腦」,甚至囂過英國佬年代,要任命阿頭,都要睇「遺老」面口。結果華人地方居然要搵個唔識中文,不懂國、粵話嘅頭頭咁嘅怪現象。
「家丁」在英國佬年代時「純如羔羊」,有年「英國包租婆」來訪,成班奴顏婢膝,睇舊報紙照片都覺得「核突」。但換旗之後,就惡過乜「阿爺」派丞相來視,賀賀呢家「學府」,豈料「遺老」一面唔順,發動「靚仔」示威,玩到咁串,「阿爺」自然難以容忍。
老實講,一般小民對「遺老」並無好感,在英國佬年代班「家丁」狐假虎威,只能「忍」。今日大家咁高咁大,睬你都有味。「阿爺」臥榻之旁,豈容「遺老」繼續撒野,今番「遺老」想安插自己友做學府頭目,「新貴」再冇咁順攤,實行出手「鍊」過。
玩政治唔係「遺老」先有計,一鬥之下乜野爪牙盡出,都係唔得,再抬「學術自由」呢塊爛招牌出來,再冇人聽呢支笛,於是只好爆陰毒放偷錄矣。(之一)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