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十八>油旺初華錄
搬離旺角前,發生了一件大事,就是華資銀行擠提,其中廖創興最先,這家銀行在彌敦道有分行,記得是1961年發生,為何記得,因阿拉伯數字,顛倒過來看亦是1961。
擠提是一大堆人擠在門口,有警察架起鐵馬限制人流,人人要把錢拿出來,但當時匯豐及渣打「無限量支持」不怕冇銀紙,擠了3天就平息。
那時香港的工嶪剛起飛,除了製衣就是串塑膠花,戰後老一輩是省吃儉用,惜物如金(隔夜麵包亦有人買來吃),省下的錢存進銀行,那時大人說:華資銀行利息高,於是不少人,特別是「梳起唔嫁」的媽姐,她們類似今天的外傭,月薪不過150元,或更低,省下工資就存銀行。
1965年搬離旺角時,再有華資銀行出事,今次最大劑是廣東信託銀行,累到不少媽姐半生積蓄取不回,當時有涼薄的拿銀行名挖苦「廣託」自然是廣大地托水龍,而「信託」自然是「你信佢、佢就托」。
廣託只是開始,接下來遠東、恆隆、恆生等都產生羊群效應,雖然收音機天天播出「匯豐銀行無限量支持恆生銀行」或「渣打銀行無限量支持某某銀行」但市民仍是擠到銀行,提清存款,當時更話「港紙唔夠,會從英國運英鎊來」,結果廣託破產執笠、恆生被匯豐「食下」擠提了多個月才平息。
之後,就開啟銀行多過米舖年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