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0月15日 星期六

<十五>油旺初華錄
地運會隨人流變,在旺角最明顯,早年除彌敦道外,洗衣街麥花臣球場是次旺地帶,但德明、德仁、大同、珠海中學相繼消失後,球場附近的車仔麵、雞腸粥、刨冰、牛什,碌波子賭檔亦成陳跡,人流不再
而講起賭,昔日花園街上還有多檔字花檔。那時買字花,1毫錢就可下注,字花買中「字」,是一賠16,即是1毫賠16角,買中膽就一賠32,即是32角。
每場字花都開兩個數目字,上面叫字,下面叫膽。例如開132,買中1就中字,要買中132先叫中膽。
字花一共有36個字,每一個字代表一個古人,例如一至四號叫四狀元,一號是逢春、二號叫占魁、三號叫攀桂、四號叫榮生。
再下來有四好命、四和尚、四姑娘,而四姑娘是四個妓女名字是李明珠、林艮玉、馬上招、雙合同。
單數的組合有五虎將(坤山、志高、月寶、正順、必得)、五乞食、七受苦。
兩奇特組合:二道士、二尼姑。當時流行<字花報>,不少小報,收了「字花廠」的錢,當是廣告費,每日就刊登花題,花題是打油詩般,例如:太君光明遍地照、木柴火爐日日燒。
除了有題還有漫畫一幅,內有故意畫上去的數目字,字花迷就從圖中猜會開甚麼字。有心水就去買,而「投注站」就在靠近域多利戲院旁,一家小士多門口,擺一張小檯。   

字花檔的投注紀錄,是用一本小小白簿(拍字簿),加一張藍色的過底紙組成,投注者買甚麼號碼,用原子筆在白紙上寫上銀碼、號碼,則過底紙就印在下面另一張白紙上,中了要收錢,就對底單,那年代沒有人敢博懵,因為用假票行騙,分分鐘被拆骨。而後來的摩登字花「六合彩」,起初投注時亦用這方法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