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


新界東北應否發展,是近日社會爭拗焦點,政府認為 :除填海造地外,新市鎮發展,是香港土地供應的主要的來源,而開發新市鎮,是不可能不遷不拆;而反對者認為,發展要拆遷十多條非原居民村落,六千多個寮屋屋居民受影響 ,政府要毁他們的家園,為甚麽不剷平粉嶺高爾夫球場來建屋?
雙方各有大條道理,都不聽對方意見,多講無謂。若填海唔得,發展東北唔得,仲做得乜?
查粉嶺的高爾夫球場,面積170公頃,全港最大,作為國際城市,要吸引投資的商家、富豪有場地打打波做做運動,有人認為有一定的價值;當年鄧小平用「馬照跑、舞照跳」做定心丸,目的係保證資本主義生活不變耳。現時50年未到,就針對資本家生活下手;而「仇商」笠上的大帽子,最常用是「官商勾結」,似足內地「三反五反」,先剷高球場不知是否要逐步消滅資本家了。
再講回近日立法會內鬥得火熱的「拉布」,導火線係「政府不推行全民退休保障」唔肯派錢。而派錢,必然得一種方式,就像昔日內地口頭禪「做又卅六,唔做又卅六」,總之「夠鐘就有」,這與中、英商討香港前途時的「生活方式不同」,因為這是轍頭轍尾的社會主義是也。
若然港人追求的是這種社會,當初就唔使搞咁多嘢,亦毋須「一國兩制」,北京只要「收回香港推行有特色的社會主義」,今天就不會七國咁亂點矣。
早知毋須一國兩制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