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人形容「奸」,只是指一個人的作為、手段,並沒有貶低其才能;奸的人通常都有心術,懂得用腦,有小聰明,所以在歷史上不乏奸雄,可以居高位,掌大權(雄的多數是指才)。
奸的人,一般未必「有相睇」,有人話耳後見腮的人不可取,是奸;在歷史小說《三國演義》中,孔明說魏延「腦後有反骨」,預卜魏會反叛,安排馬岱砍了他!有人研究所謂「反骨」,應該是耳後見腮,這種腮骨大的人,較為自私及破壞心強,當涉及個人利益時,會不顧過去情面,造出忘恩負義行為,這大概是孔明相人心得,但在正史中,魏延並不奸,而是楊儀迫反也。
若然面貌與行為都被人認為奸,這個人就可算是「極品」。人辦有一個,是菲律賓總統,不少人見到其輕佻表情、狡猾的行、事反口覆舌,既想要面子,又輕視人命,一定破口大駡,但站在另一個角度看,則不能否定他的才(或許他背後有「智囊」,有大國軍師教路)可以厚着臉皮「賴貓」,將人耍弄於掌上,又「莫能奈之何」。 吃過他的虧的人,自然對他沒有好感,但看過他言行舉止,仍然不加提防的話,則上當者亦是「儍仔」,因為「咁奸嘅你都信?」。
在儒家學說中,人天生是性善的。奸,不是與生俱來,而是後天的經歷、際遇,習性等等所造成,古人有一句「相由心生」,因奸詐想多了,表情就在不在意之間流露出來,這種奸還未到極點,至奸大惡的,是不露形色,被其所算,眞係「死咗都唔知乜事」!
因為奸人難相處,舊日有句處世名言「防人之心不可無」 ,這等跳粱小丑,要小心了!
奸人與防人之心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