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過千年歷史的詞彙,媒體若引用,隨時惹官非,舉兩個例子,一是「人妖」、一是「癲人」,若刊諸報章遭人投訴,分分鐘纏擾一年半載。
而近日的「蝗蟲」、「蝗禍」經常見於傳媒,論貶義,較「人妖」、「癲人」為甚,因為連人都不是,是「蟲」了!有報章發覺有侮辱性,下令改動,但有所謂「學者」竟揚言「不一定要删除」,這倒要看聲聲「平等」的機構,有何反應。
也許被罵「蝗蟲」的,沒有時間逗留在香港投訴,有人覺得「好閒」,若有人投訴,是否會處理,則要拭目以待。試想想,「人妖」涉歧視不能用,要寫成「跨性別者」,佶屈聱牙之極。但不這樣寫,分分鐘「一身蟻」,要耗費時間金錢應付投訴,所以,在涉及「敏感」字眼時,報章「自律」是保障自己最好方法,最可笑是有「記者」又當成是「跪底」,以為執到寶「大做文章」。
此間整天叫「民主」的,最多語言暴力,「蝗蟲」只是近期「代表」,他們「踩人」可以無所不用其極,但遭人回敬一句「爬蟲」,就暴跳如雷,甚麼「幼稚、涼薄」通通叫出來了。這些人講得漂亮,甚麼「互相尊重,以禮相待」,但幾曾做到?
有些傳媒從不持正論事,像某大亨所言「以漫罵當敢言,以無禮當剛正」,某些人可以大罵「蝗蟲」連教新聞的亦視為「冇緊要」,但就不能回敬一句「爬蟲」,否則就青筋暴現,如此標準,鳴呼哀哉!
而近日的「蝗蟲」、「蝗禍」經常見於傳媒,論貶義,較「人妖」、「癲人」為甚,因為連人都不是,是「蟲」了!有報章發覺有侮辱性,下令改動,但有所謂「學者」竟揚言「不一定要删除」,這倒要看聲聲「平等」的機構,有何反應。
也許被罵「蝗蟲」的,沒有時間逗留在香港投訴,有人覺得「好閒」,若有人投訴,是否會處理,則要拭目以待。試想想,「人妖」涉歧視不能用,要寫成「跨性別者」,佶屈聱牙之極。但不這樣寫,分分鐘「一身蟻」,要耗費時間金錢應付投訴,所以,在涉及「敏感」字眼時,報章「自律」是保障自己最好方法,最可笑是有「記者」又當成是「跪底」,以為執到寶「大做文章」。
此間整天叫「民主」的,最多語言暴力,「蝗蟲」只是近期「代表」,他們「踩人」可以無所不用其極,但遭人回敬一句「爬蟲」,就暴跳如雷,甚麼「幼稚、涼薄」通通叫出來了。這些人講得漂亮,甚麼「互相尊重,以禮相待」,但幾曾做到?
有些傳媒從不持正論事,像某大亨所言「以漫罵當敢言,以無禮當剛正」,某些人可以大罵「蝗蟲」連教新聞的亦視為「冇緊要」,但就不能回敬一句「爬蟲」,否則就青筋暴現,如此標準,鳴呼哀哉!
蝗蟲與爬蟲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