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

廣東話有一句「鬥肉韌」,罵人「你就是喜歡鬥肉韌」過往是口頭禪,近似意思是鬧彆扭 ,你要東他往西。
鬥肉韌是人類通性。世人口誅筆伐日本人捕鯨魚、吃鯨肉,但日揆安倍就要「繼續捕鯨吃牠們的肉,因為是日本傳統。」鯨不是魚類,是哺乳類動物,和人類一樣,母鯨懷孕期很長,生下來的鯨魚寶寶不多,加上母鯨在哺乳期間無法再懷孕,產一小鯨後,要再次懷孕的週期相當長,族群數量也不像一般魚類,一次可產上千、上萬顆卵,這樣矜貴,當然應該保護。但日本這種無視國際保護瀕危動動的行為,就是鬥肉韌!同樣,廣西玉林的狗肉節,遭愛犬人士抨擊及阻止,當地人就鬥肉韌,平日不吃狗肉的,亦走去買來吃,愛狗組織徒呼奈何,這種有「你不喜歡 ,我偏要做,看你能奈我何?」的本土「第一」的狹隘觀念,是成因之一。
鬥肉韌本身就有不服氣成份,大人阻止小孩頑皮,他們不依從,就會鬥肉韌,過往非得父母一頓「籐條炆豬肉」不能阻止,現時不能打小孩,就只好講道理,但人天生就有反叛,不守規則的血液,一味講道理,自然很難說服他們。
此間反對派要同政府對著幹,自然亦是鬥肉韌的行為,當中以「拉布」變成常態,是可以肯定的事,但咁樣鬥法,是否「民主」的普世價值?因為任何一個政府的政策,都無可能700萬人一致贊成,今天反對派「拉」、明天建制派「拉」總之一味鬥;而韌的粵音,是讀成「銀」的。

鬥肉韌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