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不作虧心事,半夜敲門也不驚!是老掉大牙的俗語﹝原文出自明朝馮夢龍的《喻世明言》中的一篇《任孝子烈性為神》故事)﹔但如果做得虧心事多,午夜夢迴而驚醒,很容易失眠,因為怕不知哪一天有報應!
中國人談報應,有時不是指報在其人,而是涉及很多地方,例如家人。這無他,你令人過不下去,人家自然對你有怨恨,當然,如果是為正義,理直氣壯,那自然不怕,但如果並不是正義,而是打着這招牌來坑、害人,甚至生安白做,扭橫折曲,當作孽重重,事後想求心安自然不可能。
為此,有人就選擇宗教,希望獲得「救贖」,尋求心靈的平安,但有沒有功效呢?西方的宗教,只要把錯的說出了來,並加以「懺悔」,罪孽就輕了,但做過的事,可以像「粉筆字」般,一抹就「事如春夢了無痕」嗎?當然不可以!雖然有人說,孭着一個恨字是很重的負擔,足可以把人的一生壓垮,但不少人的生存,就是靠着「報仇」兩個字來支撑:今天無力對付你,但我可以等,等到有下手的機會。
所以「作孽」深,要化解並不容易,近日有則新聞,一生果檔女東主,多年前因為對人講過一句粗口,結果隔了一段日子,就遭人潑糞,纏擾多年,近日又被污,小小的「口舌招尤」尚且如此,若文字累及無辜,則恨惡更難解結。當然,如果是一代奸雄,縱使作孽深,但拚死無大害,早已豁出去,自然不會失眠,但不是奸雄又心魔重,作孽又怕報應,只好夜夜眼光光,這何苦哉?
作孽與夜半怕敲門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