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名校」要轉直資,有人呱呱嘈話「剝削基層」入讀精英學校的機會,但過來人話「基層想入名校?即使幸運地分派到,都唔好讀」因為認響子女心理至大。
香港的名校多是有錢佬、權貴、專業人士子女的樂園,過往基層去叩門,真係啋你都有味,早年有個知識分子從內地新移民來港,唔知頭唔知路,寫了封信給名校校長想替子女插班,結果人家覆也不覆,事後給人笑「住模範村想入名校?哈哈哈!」。
舊日小學有會考,成績好的分發到入名校、但少年見到同學出入有名車接送,自己要坐巴士返學,心理上已經有自卑感,加上穿的校服稍皺(舊日校服要用漿粉水漿過,再用熨斗熨,先會筆直,窮人洗完冇漿衫,很容易皺)會被同學笑,穿來運動的「白飯魚」(帆布鞋)稍為磨損有洞,亦被人笑,在心理壓力下,五年中學過得殊不快樂。呢種讀錯「名校」的故事,在昔日的粵話片題材中,都唔知拍過N次,無綫的深宵電影,不時可見。
因為「名校」被某一階層所壟斷,基層不是這杯茶,所以自已知自已事,無謂讓子女在這種環境下成長!大概在前年,有位讀草根小學的學生,因打籃球技術出眾,有家「直資名校」睇中他的球技,招攬他入學,仲話給他獎學金,但呢位草根少年有腦,他知道名校只不過看中他的球技,想買入他為名校面上貼金,一旦他受傷,球技退步,分分鐘「失寵」,屆時「獎助學金」無晒,窮人家負擔唔起學費,那時正式半天吊,這位草根少年於是對「名校」說不!這才是叻仔。
有人話「名校」都有派位收基層,不過好多有錢子弟話收了派位生,令學校成績下降,文憑試出唔到「狀元」冇得曬命,好多要求轉直資就係因此而來,唉,鬼唔知咩,有錢佬子弟四、五個補習先生,基層無法做到,成績自然差,這樣「名校」變得不馨香,於是唔係用直資來趕走冇錢的窮鬼囉。
「名校」不是基層那杯茶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