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西方式的民主衝擊東方的儒家文化,「冇大冇細」的影響每每可見於大專的畢業禮上,學生對校長、主禮嘉賓毫不敬重,除了噓聲外,反唇相稽不讓他們說話,連過去認為「最基本的禮貌」亦欠奉,儒家文化視為大逆不道的行為,此間的大學生卻當作等閒,直接撕裂過往的倫理秩序。
香港目前「反佔中」的,多是50後、60後上了年紀的,他們曾經捱過,可以說此間有今天,他們功不可沒。在港英年代,搞政治冇好結果,於是大家埋首經濟建設,但現時「佔中」份子,多是80後、90後,一出世就不愁衣食,未逢過戰亂,更可以說未見過「揾朝唔得晚」的日子,在回歸後,香港自由沒有少,搞政治有更大空間,加上英國佬每逢在殖民地「棚尾拉箱」時,一定拋出民主,等該地區爭權大亂,於是造成年青一代熱衷政治,加上在大學任教的,多數是在西方受教育(英國人治下,不懂英文的大儒錢穆,亦難在港立足,造成儒家文化不及西方民主吃香)年輕一代長期「洗腦」,自然以為西式民主最好。
香港目前「反佔中」的,多是50後、60後上了年紀的,他們曾經捱過,可以說此間有今天,他們功不可沒。在港英年代,搞政治冇好結果,於是大家埋首經濟建設,但現時「佔中」份子,多是80後、90後,一出世就不愁衣食,未逢過戰亂,更可以說未見過「揾朝唔得晚」的日子,在回歸後,香港自由沒有少,搞政治有更大空間,加上英國佬每逢在殖民地「棚尾拉箱」時,一定拋出民主,等該地區爭權大亂,於是造成年青一代熱衷政治,加上在大學任教的,多數是在西方受教育(英國人治下,不懂英文的大儒錢穆,亦難在港立足,造成儒家文化不及西方民主吃香)年輕一代長期「洗腦」,自然以為西式民主最好。
但這種思維,與他們的父母輩不同,亦可以說是「代溝」,「佔中」一代揚言「未來是他們」但這種妄顧政治現實,其實是拿香港自殘,北京絕不會放棄治權,若摧毁一國兩制,即是把這塊土地由盛變衰,因北京可以提前終止「一國兩制」,或者明言2047年後由中央收回這個城市,屆時這些「造反派」能怎樣?
在中國經濟日益强大下,香港的作用正不斷減縮,在力量不對等下,地方與中央對抗,豈會成功?
*地方可擊倒中央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