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

在「佔中」與「反佔中」的洪流中,不少記者以採訪這類大新聞為榮,但太進取,又很容易捱打,為甚麼會這樣?
港式新聞以突發為主,本來客觀持平,群眾不會拿記者出氣,但若然某傳媒機構有立場、有傾斜,記者自然受針對。
有傳媒立場是撑佔中,其處理新聞手法,是將「佔中」的「正面消息」無限放大,「反佔中」的,則以報道負面消息為主,在資訊發達年代,讀者很自然發覺,於是這類記者要到「敵營」採訪,一旦身份被認出,自然受到衝擊。亦有傳媒派記者專門跟在示威者身後,而示威者是存心向警察挑釁製造新聞的,在挑釁後,警察對示威者有還擊,記者就可拍到「打人」照,不過若自己追得太貼,遭「殺錯良民」的話,分分鐘又成為記者被打,這種「採訪」是否客觀,讀者不會知道,但新聞一定大。
又如早前「知名女洋戰地攝記」來港拍「佔中」,她在人群中找不到高點拍攝,就跳上路中被阻的私家車車頂拍照,在戰地這種行為「沒有問題」,因汽車可能被廢棄,但在港不同,車有主人是私有財產,妳未徵求同意就爬上別人的財產上拍照,真係「老奉」乎?她被拉後有人即呱呱嘈指責「損害新聞自由」,這種「自由」真可以無限上綱矣。
記者在報道本應持平,不帶個人喜惡,但現時不少卻有立場,對某一陣營「秤先一點」。例如港英年代,官媒必親政府,看看67年左派暴動就知,輿論一面倒,左派報紙不少被封、記者被拉,那有像今天,官媒成為反對派喉舌的?
打記者不可取,但不尋出事情根源,則解決不了「為何要打人」矣!

*為何要打記者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