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


十、住      
北京城內,萬曆皇帝的脾氣平伏過來後,告訴妃子金素姬研究怎樣出兵,他說出「倭寇已在釜山登陸,攻下了城池,屠城後北進。」
素姬哭了出來「陞下,大明兵呢?」
「唉,打仗靠的是甚麼?三軍未動,糧草先行,大兵未發,餉銀先至,要打勝仗,除了兵強將勇外,還得靠這錢糧...」朱翊鈞覺得金素姬比起朝中七嘴八舌的大臣,更容易溝通
金素姬這時對大明皇帝另眼相看「皇帝並不是太懶,他是在暗中計劃、盤算著。」
「朕的兵,都是招募而來,招來後須得訓練,才能打仗,何況寧夏還有戰事!」朱翊鈞雖愛煙、酒,但他是在一代名臣張居正教導下長成,張居正雖然死了,但他教出朱翊鈞這學生,在眼光,在謀略上,比石星等老臣高出一籌,但君臣卻弊在難以溝通
朱翊鈞不是草包,他心中知道「救援朝鮮,死的是大明子弟,要打,最好是在朝鮮北方,這樣,補給線較短,打勝的機會較高!」不過,他沒有對素姬說明,他只是說出計劃:「要打倭寇,最有經驗的是浙江兵,他們對付倭刀,鐵砲,有一套戰術,要調動他們北上,又不讓倭寇知道,必須時間。倭寇的火槍隊利害,但我江浙的南方軍,神機營的火炮亦不弱,但調派須時間。
金素姬點了點頭:「但救兵如救火啊!
「在遼東都指揮使司下,有十多萬遼東兵,他們不會讓朝鮮滅亡。」朱翊鈞表示「朕已派東廠到邊境、朝鮮打探,亦嚴防邊城有倭寇間諜作惡!」他聽了金素姬的經歷後,對忍者亦有戒心
「要對付倭寇忍者,那位捕頭辛獨武功高強,可以一用。」金素姬向萬曆皇帝推薦,他沒有答覆。朱翊鈞從金素姬口中知道朝鮮的消息,比朝臣多,他不喜「老氣橫秋」的朝臣,於是在內廷頒下聖旨。所謂內廷就是皇帝從後宮直接下命令,不經朝廷上會議
萬曆皇帝心中的全盤計劃:「第一、不容倭寇入大明境內作戰場;第二、先讓朝鮮人消耗日本的軍力。
不過,朱翊鈞想不到李昖的軍隊如斯不濟
在漢城前面。
當李陽元派人到漢江看江防時,發覺金命元已帶同部下撤退,宣稱退到臨津江「新防線」部署,他心裏馬上發毛:「本想靠你打頭陣,若沒有漢江天險,這朝鮮王城怎守?
他看看那數千守軍,部份衣甲不稱身,不少弱不禁風。「這些拉雜成軍的,碰上倭兵,勢必遭屠殺,他搖了搖頭「守城是不可能,保存生命吧!」他考慮後下令「大家往深山逃命吧,其餘的跟我追上主上保駕!」李陽元決定棄守,朝鮮軍全部退出漢城,令京師變成無兵空城
小西行長小心翼翼渡過漢江,發覺滿地都是朝鮮軍的旗幟、盔甲、武器「難道加籐清正已攻入漢城?」但他又聽不到火槍、砲聲,舉頭一望,漢城各門緊閉,城頭有朝鮮旗,小西行長疑有伏兵,下令各軍戒備
但等了一炷香時間,朝鮮軍仍沒有進攻動靜,小西行長下令用步卒破城門,城門被轟開,日軍一擁而進,才發覺幾乎是一座空城
加藤清正在另一邊,好不容易才搭了簡單的浮橋,大軍過了橋進入漢城,發現又給小西行長佔了先機。他心裏不平「又是給賣藥材的快了一步!」正宗武士出身的清正,心裏看不起小西
日軍兵不血刃佔領了漢城,在名護屋的豐臣秀吉,樂得跳了起來「四月十三日進入釜山,五月二日就佔領漢城,一個月不到就征服半個朝鮮,明年此時,我可以坐在北京了!」他的「雄心」馬上暴升
朝鮮君王李昖,將家屬分散逃亡,這時他逃到人蔘出產地開城
日軍進兵迅速,除了朝鮮陸軍脆弱外,豐臣秀吉亦派遣了忍者潛伏,收賣了不少朝鮮奸細,李昖王朝的黨爭,讓日本人收賣朝奸時,比較容易
李昖覺得不夠安全,五月七日進入大同江畔的平壤,這個古都稱西京,是古代高句麗的首都。李昖在這裏,等候勤王
勤王的兵在哪裏
千里之外的薊縣城,辛獨知道有和尚經過,馬上沿途追尋蹤跡,他出了城,走了半里,經過官道坡一個小山坡時,草叢忽然撲出一個人摟著他,一手就掩著他的口,這一下來得突然,他手肘想用力一撞,但只感覺是軟綿綿身子,耳邊傳來妍蕙的低聲「不要吵,他們在前面。
辛獨低聲問「是誰?
「假和尚!」妍蕙在他耳邊說。
「妳怎知道是假?」
「他們頭上沒有戒疤!
原來和尚剃度之後,用香火在頭頂燒出疤痕,叫做戒疤。宋朝之前的和尚是沒有的,宋之後才有,而且是中土和尚獨有。妍蕙見到和尚化緣,但頭上沒有疤痕,於是悄悄跟蹤前來
辛獨掙開她「留在此,我去察看。
他爬向山坡頂,只見兩個和尚盤膝而坐,只有二支禪杖,並無武器。但辛獨江湖閱歷多,一見就知是鐵鑄,是重兵器。
「跟蹤下去,勝過打草驚蛇!」辛獨下了決定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